单说《群雕》这舟,“造”起来也并非易事。如没有《星星》、《绿风》、《诗潮》、《诗林》、《厦门文学》等公开发行的刊物以及《东方文学》、《雷池文化》、《大三峡》、《红高粱》等民间报刊发布征稿信息的支持,没有中国经济报社执行总编辑浬鎏洋先生的倾情组稿,没有文朋诗友的执著参与,我即便是个巧匠,也很难造出什么“舟”来的。在此拱手道谢! 征稿,是为造“舟”而集“木”。坦率而言,起初的“雅海”只是先虚拟出的一片“海”,如无“木”造“舟”,无“舟”下“海”,这海只能是一片无边无沿毫无回应的呼啸,这种呼啸,无疑是寂寥的,空空如也的!“雅海”的这帧风景,真正属于我的文朋诗友——本书的所有作者。你们是乐于献出“心林之木”的“伐木者”。 我钦佩众多的“伐木者”,尤其钦佩臻于修炼,自剪枝杈,提供“嘉木”的文坛诗苑老手新秀们。题名于此,以道出我珍爱“凤毛麟角”之率真!他们是:陈运和、黄英、张晓东、米粒、周质澄、毋世峦、何非全、蓝堤、段和平、乌庶民、彭学文、范少华、夏奇、苏英博、张德胜、顾玉军、王好华、王少华、胡煜、邱洁、艺军、江改银、邵超、杨萌、李顺桥、余少敏、杨世敏、吴昌台、胡观达、王同春、王元明、王大学、欧阳钧、陈月利、朱智勇、陈俊龙、陈赟、郑子龙、石新朗、孙洪清、王银柱、郑洪然、杰明、李良成、曾宪菊、尚吉娜、丁艳、木叶蝶、林雪莹、赤白、林喜斌、夏飞等等。 本书以《群雕》冠名,作为主编,尚感“群”之范围不宽、“雕”之力度不够、囊括体裁不广。好在《新视野书系》已作为品牌推进,且计划每年编一部类似的选本,同时,推出一套个人诗文集,尚有改进之余地,力争精雕细刻,卓尔不群,不负众望! 有“嘉木”者,请带雅兴神韵源源不断赐来,如此下去,我们的“海”才配称为“雅海”,我们的“舟”,才配称为“神舟”(州),我们的“雕”才配称为“群雕”!我听见“雅海人”充满激情的活力撞击心灵的回声—— 壮哉!“雅海”;悠哉!“神舟”;美哉!“群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