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网站 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 企业用户  
网站首页 | 雅海动态 | 品牌丛书 | 雅海院刊 | 雅海院报 | 雅海折荐 | 作品年展 | 雅海阵容 | 书画展台 | 雅海赛事 | 年度征稿 | 诗道论坛 | 杨枫实录 | 路城实录 | 留 言 板
 
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公告
·本院第四届任职公告
      书号及CIP数据,绝对产生在出版社审稿批复之后。
      本院运作自费出书,分五种类型:①单行本(一书一号单独使用);②上下卷(两部书合用一个书号,适于一人所编或所著);③上中下卷(三部书合用一个书号,适于一人所编或所著); ④ 多卷本(多部书合用一个书号,适于一人所著);⑤丛书(5~10本合用一个书号,常规情况下每部有惟一的CIP数据核字号)。以上①②③④运作快捷,一般情况下可满足作者(编者)选择出版社的意愿,相对丛书而言,费用高些;而⑤费用相对低些,运作周期长些,因出版社要求全套书5-10本一并送审排版清样。 本院恪守保真书号,拒绝假书号出书。有诚意选择“保真书号”出书的作家诗人朋友们,请您信附5元索取样书及出书简章,只索简章信附2元,无资不复,请谅解。
     诚邀编书同道精诚合作,以加快丛书的运作周期以我方书号资源地利优势+贵方客户资源互惠互利,开拓双赢。如有诚意,请附资10元索样书若干及合作细则,无资不复,请谅解。
本院主办“雅海著书立说者沙龙”,凡有意成为该沙龙会员者请汇11元费用。享有如下待遇:①颁发“沙龙会员”永久序号卡;联系与投稿注明“序号”优先处理。②出过书者免费刊登自拟书讯(如附样书,可发封面)一次。③委托本院运作自费出书,享优惠;④凡出过书者寄样书可参评“当代著书立说成功奖”;⑤寄500字内作者简介入《当代著书立说者成功实绩选录》书典,成书后再通知购书,不购书不影响入书;⑥赠样书1册附简章,随时函告本院重要活动信息,赠有关报刊资料。
 本院运作出书   2011→2003    
 本院出书目录(部分)
· 《丛德君诗歌选》Ⅲ《面对昆仑》银河出版 ...
· 《丛德君诗歌选》Ⅱ《蹒跚情怀》银河出版 ...
· 《丛德君诗歌选》Ⅰ《大地大地》银河出版 ...
· 张卫彬《与文安一起成长》国际炎黄文化出 ...
· 陈俞敏《有些时候在等候》(银河出版社)
· 冯尧衷著《风雨同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 ...
· 何刚诗集《寻找桃花源》(光明日报出版社 ...
· 杨进汉诗集《守望乡土》(光明日报出版社 ...
· 米粒诗集《漂泊的岁月》(国际炎黄文化出 ...
·李希曾著随笔集《读书记》(光明日报出版社)
·张海生长篇报告文学《追逐梦想——刘如哲...
·张少林诗集《陌路踏歌》(光明日报出版社)
·邱继军小说散文集《命比纸薄》(光明日报出...
·傅敏编著散文诗歌集《布谷林州》(光明日报...
· 张德胜著《民歌民谣唱民心》(光明日报出...
· 夏运清著《青云斋走笔》(光明日报出版社...
· 张轩渊 张卓宁 张硕恒 张卓林著《笔走...
· 杨 枫主编《灿烂的星座》作家诗人25家...
· 魏兴波 罗国勤《军旅情缘》(光明日报出...
· 傅敏著报告文学集《匠乡雄师》(中国华侨...
· 于春芳著《刘英俊之歌》(华龄出版社)
· 冯宗敬长篇小说《师魂》(光明日报出版社...
· 罗国勤小说集《昆仑情结》(光明日报出版...
· 秋泉诗集《过街桥》(光明日报出版社)
· 彭学文《鸟语花香》(光明日报出版社)
· 于宪国《都是为了爱》(光明日报出版社)
· 杨静仪《十字路口》(光明日报出版社)
· 夏飞《羽墨集》(光明日报出版社)
· 橄榄腰《留美心路》(光明日报出版社)
· 乌庶民文集《草原魂》(人民日报出版社)
· 杨静仪诗集《云影梦羽》(人民日报出版社...
· 赵凡夫散文集《异域风情录》(人民日报出...
· 陈爱中文集《点点滴滴》(人民日报出版社...
· 张素粉诗文集《羞涩的月亮》(人民日报出...
· 刘伟顺文集《魏源故里访逸录》(人民日报...
· 藏广香长篇小说《红枫叶》(人民日报出版...
· 郑天送诗集《心泉吟》(人民日报出版社)
· 郑洪然著《郑洪然诗选》(人民日报出版社...
· 童玲散文诗集《我与水之间》(人民日报出...
· 杨枫主编《当代作家诗人群雕》(人民日报...
· 靳可轶编著文集《金梧桐》(人民日报出版...
· 彭学文著《有约黄昏后》(人民日报出版社...
· 肖人翔著《听见太阳说》人民日报出版社
· 思云著《山乡情仇》(人民日报出版社)
· 李俊卿著《雨打芭蕉》(人民日报出版社)
· 陈喜民著《金魂》(人民日报出版社)
· 张开宇著《风雨兼程》(人民日报出版社)
· 熊焰著《魏源研究成果集成》(人民日报出...
· 段和平著《暖热石头》(人民日报出版社)
· 钟新梅著《梅山民俗文化》(人民日报出版...
· 江绪宝著《骂詈语言研究》(人民日报出版...
· 汤志海著《情报战趣谈》(人民日报出版社...
· 代英夫著《代英夫散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
· 温阜敏著《文学视野话语》人民日报出版社
· 王士俊著《赫鲁晓夫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
 

《丛德君诗歌选》Ⅱ《蹒跚情怀》银河出版社


    作者简介:丛德君,笔名从悟、从耳、从工。生于1947年,吉林敦化人。祖籍山东文登。据说乃匈奴血缘,与金圣叹同宗,因文革断了大学梦。下乡知青,招工入厂,后自学获东北师大汉语言文学系文凭。中共党员。中国国学学院研究员,世界华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北方诗人协会理事,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临川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曾在《国际汉语诗坛、《中国诗萃》、《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中国诗歌年选》、《中华诗歌读本》等合集中入选。在多次诗赛中获奖。
 

《丛德君诗歌选》Ⅱ《蹒跚情怀》

倾心钟情于诗,执著寻觅诗之真谛
 ——《丛德君诗歌选》ⅠⅡⅢ总序…杨枫 1

第一辑 书生浩歌
         
关于笔名之一·从悟………………………3
关于笔名之二·从工………………………4
关于笔名之三·王口………………………5
老墙…………………………………………6
老井…………………………………………7
老树…………………………………………8
瓷器狂吟曲…………………………………9
诗之殇 诗之奠……………………………14
夕阳祭………………………………………17
昙花咏叹调…………………………………18
夏夜…………………………………………20
黄河断流忧思录……………………………22
沙尘暴——黄军来了………………………23
南极——秦大河……………………………26
世纪之门……………………………………28
            
第二辑 瞬间情绪

故事…………………………………………31
山国咏叹调…………………………………32
废桥墩………………………………………33
黑洞…………………………………………34
有一种时刻…………………………………35
悄悄地思索…………………………………37
昨夜 那场风………………………………39
独坐窗前……………………………………40
观众…………………………………………42
远望…………………………………………54
无题之一……………………………………46
无题之二……………………………………47
无题之三……………………………………48
无题之四……………………………………49
画梦者………………………………………50
城市峡谷……………………………………51

第三辑 春溪妙歌

飘飘的精灵…………………………………55
蜘蛛…………………………………………56
蜻蜓…………………………………………57  
蝴蝶…………………………………………58
蜜蜂…………………………………………59  
夏日小夜曲之一……………………………60
夏日小夜曲之二……………………………61
夏日小夜曲之三……………………………62
春溪…………………………………………63
春柳…………………………………………64 
丁香…………………………………………65
我是一条倔强的小溪………………………66
七彩的溪流…………………………………68
门前的小溪…………………………………69
等待…………………………………………70
露珠…………………………………………71

第四辑 独自哀伤
         
关于回头是岸………………………………75
孤独的街灯…………………………………76
悼丁玲………………………………………77
叶落无声……………………………………78
孤独的树……………………………………79
路边的老树…………………………………82
倒下的老树…………………………………84
无根树………………………………………86
山泉祭………………………………………87
逆泅…………………………………………89
哀麻雀………………………………………91
     
第五辑 花叶情思
         
空谷奇葩……………………………………95
落叶…………………………………………96
小茉莉………………………………………97
疯狂的牵牛花………………………………98
苦菜花 欢快的小精灵……………………100
月光河 我的忘忧河………………………102

第六辑 无名歌哭
         
流浪的夕阳…………………………………107
拍岸浪………………………………………108
不戴时间的人………………………………110
我也是山……………………………………111
暗礁…………………………………………112
弯路设计……………………………………113
缄默的窗帘…………………………………114
苦蝉噪夏……………………………………115
乌鸦…………………………………………116
雌鸟吟………………………………………117
病床上的梦…………………………………118
夜梦恐怖河…………………………………119
深夜读史……………………………………122
报廊的轮椅…………………………………124
手杖…………………………………………125
末班车………………………………………126
珠江流夜静无声……………………………127
摇曳 高高的木棉树………………………128
黄昏 女人街………………………………129
夜 拣垃圾的姑娘…………………………130

第七辑 昨日情歌

妈妈的旗帜…………………………………133
忆母…………………………………………134
我是…………………………………………135
背影…………………………………………136
约会…………………………………………137
忆梦…………………………………………138
芦花忆………………………………………139
云 · 溪 · 海……………………………140
黄河黄(歌词)……………………………142
运河水(歌词)……………………………144

第八辑 泪为谁流

铜像泪………………………………………147
最后的晚餐…………………………………149
      
第九辑 幽怨的情歌

幽怨的情歌…………………………………153
小鸟和小树…………………………………154
最后的约会…………………………………155
苍老…………………………………………157
我欢呼 中国高速公路……………………158
立交桥畅想曲………………………………160
故乡 我彩色的童年………………………161
夏日海滩……………………………………163
秋天…………………………………………164
深夜鼓击……………………………………165
屋顶上的树…………………………………166
枯叶蝶………………………………………167
曲线的遐想…………………………………168
夜行…………………………………………170  
后记…………………………………………171


倾心钟情于诗,执著寻觅诗之真谛
  ——《丛德君诗歌选》ⅠⅡⅢ总序
杨 枫

  从悟所著的三部诗集同时出版,使我想起东北早年常见的“仨马车”——一马驾辕,俩马拉套。车老板儿双手挥长鞭,嘚驾喔吁地吆喝着马奋力前行……我想着想着,这三部诗集就幻化成这样的三匹马,驾辕的是《大地大地》,拉前套的是《蹒跚情怀》和《面对昆仑》。这马车上载的是从悟40年创作以来在人生丛林里采摘的诗果,车老版儿自然也是从悟啦。要问这大车往哪里去哟——沿着心中铺展的诗道奔前方啊……
  笔者站在诗道的一个点上,考察这“仨马车”。瞻前,其辙印越扯越远;顾后,其辙印越抻越长。那么,“辙印”的终点到哪起点在哪呢?笔者说,前无止境,后难溯源。君刚听此说,也许有点“玄”的感觉吧,其实不然。往后看:诗人从悟不但吸纳“四书五经”国学之营养,还探索《圣经》神学之奥秘,人伦、天理、诗道、文法,无所不及。若溯源,纵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有从悟饱学的目光扫描;仰望《圣经》,有从悟勤思的心灵寻觅。其“纵观”之深远,其“仰望”之浩瀚,谁敢说能找到那“辙印”的起点呢?!往前看:醒目的路标明明晃晃,隐形的路标密密匝匝,正路邪路旁岔路错综复杂,呼召和引诱并存,谁敢说能看到那“辙印”的终点呢?!我不敢。我揣测诗人从悟也不敢——事实证明我的揣测与从悟的心理相吻合:当我写这序尚未结尾之际,收到了从悟寄回的书稿校样,后记中多加了一句“不知是福是祸”来表达自己对出书的忐忑心情。写诗的实践者也好,评诗的论述者也罢,我们只要能珍视在诗道跋涉的过程,就足以使这“辙印”涂抹上我们对诗的倾心与钟情,这种执著寻觅弥足珍贵!如此说来,拥有这三部诗集著作权的诗人从悟,的确是倾心钟情于诗、执著寻觅诗之真谛的诗人。

  A、从悟对诗的“倾心钟情”

  心有所倾,情有独钟,为什么诗能使从悟心动情动呢?笔者不妨直陈对“诗的魅力”之己见。诗的魅力主要体现在“情、象、境、蕴”四个字上,而这四个字皆与“意”相关联,情意、意象、意境、意蕴。我们常把字面或口头词语的表述达不到预期所要表达意思的状态叫做“词不达意”,在写诗的过程中当然也会出现“情”不达“意”、“象”不达“意”、“境”不达“意”、“蕴”不达意”的疏漏。有了这种疏漏,其诗就削弱甚至失去应有的魅力。编入从悟这三部诗集中的诗作,极少有这种疏漏,因此,其魅力所在自然是笔者和读者推崇的。
   何为“情”?它是指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物之间的种种感情。是成诗的主要元素;而“象”,则是可用感觉器官感知觉察的鲜活实物。借用具体的“象”来隐喻复杂纷纭的情,就便于激活诗的魅力。
   从悟“借象抒情”的功力很扎实。《东北 东北 我的黑土地》一诗中可寻到诗人踏遍东三省的行踪——“我攀上大兴安岭”,“我站在冰封的黑龙江上”,“我漫步在辽东湾”,“我爬上旅顺口白玉山”……作为东北人的从悟浏览山河风景之“象”,敞开爱的情怀,接纳大自然的赐予而自肺腑发出“我曾羞于打从辽阔的东北上空飞翔/怕一曲松花江上索取我太多的泪光/羞于看一串一串的汗水百年来无声的流淌”的慨叹。这诗句中两个“羞于”的弦外之音,在“一曲松花江上”拨响“东北曾沦陷”之辱;由“一串一串的汗水”弹出东北父老乡亲“辛苦付东流”之悲。可诗人没有停留在这压抑的情感之中,继而笔锋陡转,由“抑”至“扬”,“欢喜的农人终于解脱了千年的锁链”,“那低矮的住房”,“摇晃着腰长出二楼三楼”,农民工“跻身产业大军”,“大路小路不再蜷缩/展展腰身伸伸筋骨痛快地直来直去”……“象”在诗人的笔下纷呈,这是对家乡的歌颂,对祖国的歌颂,对时代的歌颂,歌颂之中饱含诗人的大爱。如果说这种“大爱”是诗人宏观的博大情怀,那么,微观的细腻情感的流露,则表现在他对自己“翅膀老却再无法飞翔”的叹惜上,然而,这种“叹惜”决然排斥了颓废伤感的情绪,“我愿做黑龙江边的老松树 枝干扭曲/满头雪霜 也要为祖国和东北的黑土地瞭望/我愿做兴安岭上的白桦树 挺拔昂扬/年年月月用落叶覆盖裸露的黑壤/我愿做松花江边的老柳树 老态龙钟/每阵春风拂来 我都为她殷勤蹈舞/之后 我酣酣地入梦 梦中正草写诗章……”诗人顺借“松”、“桦”、“柳”三树的形象自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东北黑土地“朝思暮想”的拳拳之心和挚爱之情。
   诗人有了“借象抒情”的功力,开拓诗的意境就会出新,意境新了意蕴就丰厚了。诗人从悟深谙此道的例证在这三部诗集中,俯拾皆是,笔者就吝墨缄口,给读者留些审美鉴赏的空间吧。
   从悟诗作的魅力,不是凭空而来,是他40多年创作以来人生积淀的结晶。
   一、在初中时就倾心钟情于诗,这是学诗的定向启蒙阶段。
   “当我疯狂地喜爱诗歌时,刚上初一。是李瑛、郭小川、贺敬之等老一辈诗人那极富魅力的诗句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后记)。尽管从悟没有表白他具体读过这些名家的哪些诗作,可从他的三部诗集看,确实可寻到他汲取贺敬之的诗极富思想穿透力、郭小川的诗展示多彩现实生活及李瑛的诗善于在人们不经意的事物中展开自己宏阔诗思的美学营养,这不能不说他早期创作就得益于老一辈诗人诗作的启蒙和引导,为其中期和后期创作夯实了基础。
   二、在工作中更倾心钟情于诗,这是漫长的创作实践阶段。
   从悟在工作岗位时任销售科长,推销产品少不了走南闯北。工作之余写诗,与诗结下不解之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跫音响彻。纵观从悟三部诗集,字里行间可见作者行吟的足迹。这漫长的创作实践,练就了从悟敏锐的观察力、瞬间的捕捉力、丰厚的审美力、睿智的感悟力。心领笔随,情濡诗魂。作者兜里常揣着的小本本是他聚诗的锦囊,凭千山万水的工作行程,收大千世界之万象于诗囊之中,产品销往东西南北,诗品撷自自南北西东。领略华夏名胜古迹,瞻仰名人故居遗迹,饱览山川之壮美,跟随日月之行踪……《狂吟十五关》和九首《忆江南》是诗人从悟富有代表性的行吟诗化足迹。
   三、在退休后仍倾心钟情于诗,这是收获的厚积薄发阶段。
   歌德说“人生重要的在于确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作者“退休后,顶着苍苍白发,开始整理一生的诗稿”(摘自《后记》),就是为实现他出书的目标所做的不畏辛劳的努力。这三部诗集500多首诗,编者仔细通读一遍尚需一周,何况他是一字字、一行行手书,且少不了筛选、修改、润色、正谬呢。笔者作为一个运作出书的编辑匠,为他钟情于诗的追求所打动,成全了他邀我写序的意愿。我为能做一点成人之美的事而感欣慰。众所周知,时下出诗集即使是在诗坛曾享盛誉的诗人,也很难跳出“自费出书圈”,因此,从悟自费出书的命运已成定论。老话说,像从悟这样的年龄已是“土埋半截”的人,能眼睁睁看着从悟的心血之诗作也随之埋没吗?作者说不,编者也说不!得以共识后,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为诗人从悟的“厚积”找到“薄发”的出口。我作为运作方的决策人,破例以三部诗集实收两部诗集的费用玉成作者夙愿。这对作者来说,无疑是可喜的收获。笔者认为,能供人应用的才是有“价值”的,由此看来,从悟的三部诗集出版后,能在一定范围内,供读者在阅览的“应用”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启迪,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价值吧;否则,“藏之密室”(作者后记语)不见天日,岂不人为地造成连“孤芳”都不能“自赏”的“假值”了吗?!由此想到,人们常说“埋在土里的金子毕竟是金子”,其谬处,就在于偏颇地强调“金子总是金子”,而忽视思考“金子埋在土里”虽能发光,却不能发挥其作用的“假值”所在。从悟的诗集尽管算不上“书山”中的“金子”,即便是一种“矿石”,我们挖掘出来,让读者的眼光冶炼成构建“心灵大厦”可用的一种金属有什么不好!从这个角度看,作者自费出书的意义也在于此。

  B、从悟对诗的“执著寻觅”

  从悟之“悟”,缘自“吾心”的“执著寻觅”,于是便有了与诗相关的“联通”、“融通”、“贯通”。
   一、从“悟”处着眼,先通过常人阅历与诗人诗感贴近,再通过诗心的折射与诗歌的诗意联通。
   “常人”和“诗人”的中间有一道“非诗”与“诗”的分水岭,“常人”居“岭”这边,“诗人”居“岭”那边。由于“常人”与诗绝缘,与诗绝缘的“常人”就不会也根本不可能跃上这“分水岭”的制高点,向“诗人”的“岭”那边张望;而“诗人”则不然,与诗结缘的“诗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越过“分水岭”的制高点,来到“常人”这边采撷“阅历”的野葡萄,酿制“诗感”的美酒。由此可见,常人就是常人,而诗人,则该是“诗人”和“常人”的结合体。从悟便是后者。
   诗心是一面多棱镜,它将常人阅历与诗人诗感折射成诗意,闪烁出来,这便是诗心和诗意联通的过程。诗人《面对昆仑》一诗,没有置身于昆仑的常人阅历,就不会贴近作为“诗人”和“常人”结合体的从悟“触屏”式的诗感。这里所说的“触屏”,形象地显示了诗人获得诗感的霎那间体悟。从悟先是以“常人”的身份客旅昆仑,这昆仑就好比储藏在“屏”内分门别类的风景,在作者诗心的促使下,“常人”不露声色地渐渐异化成“诗人”,于是“诗感”的手指,便轻轻地“触”一下“屏”的某一点,这一点只有“诗心”才能读懂无字胜过有字的提示。这种“提示”反过来又促使“诗心”将体悟到的灵感折射出来,与诗意联通。诸君请看——诗人从悟面对昆仑,若无“千峰沉沦 一极耸峙”的对比,怎能吟出“撑持苍穹是你昆仑”的豪迈;若不见“莽莽苍苍 雄雄浑浑”之势,怎会生“作万山之祖是你昆仑”的景仰;若没有“冰霜万里 夕阳孱弱”的背景,怎能流露出“独享冷寂是你昆仑”的感佩;如未体察到“涓涓滴滴 汹涌东海”的韧劲,怎会发出“济世甘霖是你昆仑”的咏赞……这便是“常人”与“诗人”兼于一身的从悟“诗心的折射与诗歌的诗意联通”的链接过程。我们从中读到了昆仑内在和外延的形象内涵和诗人从悟面对昆仑“倾注所有的肃穆与虔诚”的人格品质。
二、从“悟”处着眼,先通过生活磁场与诗人诗情碰撞,再通过诗情的淬火与诗语的诗境融通。
生活,好比一个偌大的磁场。人,在这样的磁场上,就像铁陀螺,无论怎样拼命地转,也摆脱不了这特殊的磁场的吸引。然而,这种吸引,一旦与诗人的诗情碰撞,就会溅出火花,怒放在诗境的时空。从悟当然也摆不脱陀螺般的忙碌,可喜的是他在忙碌中居然得到生活磁场的恩赐。
   诗人的诗情就像烧红的铁,作诗就像锤打刀具,掌握一定的火候,打造成型后,趁热淬火,蘸入凉水冷却后,为其增加了刚度硬性。诗情燃至旺盛之点,戛然而止,经过淬火的“诗语”便与“诗境融通”而达到审美的升华。诗人从悟悟通了“淬火”的诗艺,在他的笔下有诸多例证:“白驹千载 驱驰着红颜苍老”、“独享沉沉的梦”的“老井”;“从未狂啸的大低音”却惯于“狂饮过时光”的“老墙”;“披挂着憔悴”,“摇晃的老枝 狂吟着风赋/腹中苦难的年轮却难于向人披露”的“老树”,这“三老”皆蕴藏着诗情“淬火”之痕,当然这种“痕”是眼见不着,心悟可得的“痕”,是随悟性而生的美学轨迹。尤其《老树》一诗,诗人借“蝼蚁”的“回味”,写改朝换代的兴衰。“黄昏时 刚刚陨落明清的枝叶/地平线上是溃退的隋唐。”这富有张力的“诗语”,融通了辽远的“诗境”空间。更高妙的是诗人到此并没有顺势发出类似“逝者如斯”的咏叹,而是“淬火”冷却,淡淡地以“苍苍你是长者 悟蝉鸣烈日/听鸦噪夕阳”结束全诗。这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老树”,彰显了造物主赋予它对世事更迭,有灭有生的即平易又深奥的真谛。
   三、从“悟”处着眼,先通过坚忍耐力与诗人诗兴缔结,再通过诗兴的行吟与诗风的诗性贯通。
   纵观从悟三部诗集,字里行间可见作者行吟的足迹。从这个角度评价,应该说从悟是个走遍天南地北的行吟诗人。
   人有人性,诗自然有诗性。人性有善恶,诗性有优劣。在同一环境里生存,此人其人性之“善”显而易见,“恶”却藏得很深;彼人其人性之“恶”暴露无遗,“善”却不易察觉。诗亦同理,同是出于一人之手,此诗其诗性之“优”,彰显得十分充分,而“劣”便潜在微瑕的范围之内;彼诗“劣”如朽木,可“优”却偏偏像木耳似的在这“朽木”中拱出来。
   从悟的诗,近期的诗比早期的诗相比,有长足的长进;和别人的诗比,以鲜明的“行吟”特色诗性较个性形成了别于他人的诗风。这种诗风,在《大地大地》、《面对昆仑》、《蹒跚情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豪壮而不失细腻。如《呵 大地 大地》、 《海峡情丝》、《大漠咏叹调》等诗,豪壮被细腻适中地缠绕,这样的豪壮便远离空喊;
   凝重而不失飘逸。如《想家的雪花》、《星星的歌》、《雾凇情歌》等诗,凝重能飞起来,如此甩掉杂质包袱的凝重便与空洞的思想绝缘;
   坦荡而不失跌宕。如《卵石叹》、《过五国城遗址》、《沙尘暴——黄军来了》等诗,这样的坦荡并非被平铺直叙所取代,它保持一波三折的诗艺之美感;
   纵情而不失哲思。如《瓷器狂吟曲》、《放歌长江口》、《你为什么要做一个诗人》等诗,汪洋恣肆的抒情放纵之马却常常被理智的缰绳所牵引,言情而滋润诗之本色,涌思而不丢情之载体。
   从悟有足够的坚忍耐力,时时不忘挖掘“诗兴”的泉眼,诗如泉水汩汩流淌,诗风与诗兴贯通一脉,展现我们眼前的是长流不止的趋势……
   笔者将从悟同时出版的三部诗集比作诗道上的“仨马车”,这马车上承载的诗果自然不全是成熟的,免不了其中夹杂着略带涩味的青果。整体观照从悟的诗,从思想意义上讲,笔者似乎觉察到从悟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种徘徊焦灼的情绪,尽管是不经意的流露,也应提醒作者自省;从艺术审美上讲,潜在的造诣品位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不过,有了这大大红红的成熟,谁还在乎隐现的小小青色呢!我们有理由相信,从悟的三部诗集依然会赢得编者的肯定和读者的喜爱。
   至于从悟后记中“是福是祸”的疑惑,到此作者也该释然了——以花掉一些积蓄的“小祸”,换来心灵殷实的“大福”,值!再进一步讲,真正“福乐”其实不止于此,而在于你能否乐于接受随这次出书而向你贴近的福音,顺从上帝的呼召,找到灵魂的归宿。
   看哪,沿着诗道奔向前方的“仨马车”后边不远之处,有一个披着霞光的小红点,经从悟透露,我才知那是他笔下塑造的古体诗的“红马驹”,我们期待着又一部诗集走进更多读者的视野;愿从悟诗歌的“仨马车”再增一马力,哇噻!驷马难追呀!从悟兄,加油啊……
   序行至此,献上笔者诗的祝福——
  
   驷马难追君策马,
   晚霞不落接早霞,
   艺果埋核孕诗果,
   轮花碾过开心花。

公元 2009年 农历时令小雪前后五天内于北京来风轩电脑前时断时续击键而就

 

  (杨枫,诗人、作家、诗歌评论家,资深文化事务策划运营人,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院长、法人,《诗道》书型诗刊编审、出品人。应邀为作家、诗人、学者、企业家、官员运营出书200余部,作序40余篇。手机:13264206542有意出书者请随时咨询。)

 《丛德君诗歌选》Ⅱ《蹒跚情怀》后记
  当我把多年以来视为珍宝的三本诗稿用特快专递寄给出版社时,心中怦怦跳个不止,手也在抖。四十年来从未示人的心中之愿终于开始实施了。终于可以向亲人、同学、朋友、历史和未来有个交代了。
   当我疯狂地喜爱诗歌时,刚上初一。是李瑛、郭小川、贺敬之等老一辈诗人那极富魅力的诗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课余,读了大量的诗歌。同时也幻想有一天,也出上几本诗集,留给世人和历史。后来因为工作关系,走遍了祖国除台、藏之外的大中城市,旅游给了我饱览壮丽山河、回顾浩浩历史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名人,尤其是文人的遗址、故居、墓地、给了我许多灵感,于是许多诗句便脱口而出。
退休后,顶着苍苍白发,开始整理一生的诗稿,之后又藏之密室,又不想拿出去丢丑,原因之一是文笔直白,水平太差;之二是羞于启齿,生计为要。直到结识了诗人、作家、评论家,至今尚未谋面的杨枫先生,才又动了出书之念。这三本诗集收入500多首,其中约五分之一在一些合集中发表过。在此,深深感谢杨枫先生在百忙为书作序。
   愿读者朋友,读我的诗能得到某些共鸣。

作者 从悟
2009年10月于内蒙古

 

 
关于本院 | 投稿邮箱 |
Copyright (c) 2005-2024 www.chinayah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
通联:北京市通州区武夷花园牡丹园26—161—2C 邮编:101100 电话:010-89527251 手机:13264206542 QQ:597301913 电子信箱:szyh2002@126.com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3368号 京ICP备14037793号-1